柬埔寨土地台北市忠孝橋引道拆除後,周邊交通備受關注,但讓柯文哲最頭疼,恐怕是內湖長期來的塞車亂象,因為至今仍找不解決辦法,就連柯P拋出的「高乘載」,在交通局研究後發現,內湖橋樑出入口都是平面道路岔口,加上沒有管制點,根本難以執行!

下午2點多,內湖重要道路開始塞塞塞,要上橋梁的車流直接回堵道馬路口,到了上下班時間,更是通勤族的噩夢!

內科園區民眾:「下班5點~6點車還好,6點半的車流就很誇張,塞車問題大概就是1個半小時左右,下雨天的話當然更嚴重。」

內湖塞車亂象屢屢遭民眾「重砲洗禮」,逼的交通局提出許多解決方案,包括徵收擁擠費、單雙日管制車牌,連市長柯文哲都拋出高乘載管制,只是市府卻遲遲無法決定!

內科園區民眾:「高乘載應該會比較好一點吧。」

內湖地區居民:「高乘載有助於在地人的交通擁擠,但前提是內湖人不受這限制。」

內科園區民眾:「擁擠費會比較好,推高乘載要怎麼分?,那大家要在哪裡上班,住的地方都不一樣怎麼高乘載。」

民眾看法大不同,只是市府遲遲無法決定辦法,現在連柯P的高乘載想法,都慘遭交通局打臉,因為研究後發現,實在難以執行!

北市交通局綜合規劃科長黃惠如:「高乘載在市區道路執行,是有它的困難度,必須要有一個執法的管制點,像高速公路是在入口匝道的地方。」

台北市議員(民)高嘉瑜:「(柯P說)要在9個月內通盤檢討,來解決內湖的交通問題,但是可見得不是那麼容易,眼見1年都過去了,還是沒辦法解決,當然基本問題大眾運輸工具,沒有辦法去改善,包括捷運、公車系統,沒有一個完善建置的話,大家都認為開車是最方便的。」

議員呼籲,內湖大眾運輸工具不足,逼得許多內科通勤族得天天開車上班,如何解決內湖交通這個大難題,恐怕是柯文哲新春的首要任務!(民視新聞陳信瑋、黃啟豪台北報導)

 

留言列表 留言列表

發表留言